手提式復合多通道氣體分析儀是一種可同時檢測多種氣體的便攜式設備,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環保、燃氣配送等領域。其檢測方法涵蓋操作前準備、檢測過程實施及檢測后處理三個階段,具體如下:
一、操作前準備
儀器檢查與校準
自檢功能:開機后儀器自動進行傳感器、電量、報警功能等自檢,確認顯示屏、指示燈、按鍵狀態正常。
校準操作:使用標準氣體或已知濃度氣體樣品,對儀器靈敏度和準確度進行校準。校準需在實驗室或專用設備中進行,由專業人員操作,確保測量范圍、精度和穩定性符合要求。
部件檢查:檢查探頭、電纜、電池等部件是否完好,避免因部件損壞影響檢測結果。
檢測環境評估
氣體類型確認:根據現場可能泄漏的氣體種類(如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氧氣等),提前規劃檢測方案。
防護措施準備:針對有毒氣體或易燃易爆環境,配備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等防護裝備,確保操作人員安全。
參數設置
模式選擇:根據檢測氣體種類和濃度范圍,選擇合適的檢測模式和量程。
報警閾值設定:設置氣體濃度報警值,確保超標時及時觸發聲光報警。
二、檢測過程實施
采樣方式選擇
內置泵吸式測量:通過儀器內置泵主動抽取氣體樣本,流量通常為800毫升/分鐘,適用于負壓或正壓氣體檢測。
長距離采樣:特殊氣路設計支持采樣距離超過10米,可直接檢測負壓或正壓氣體(范圍-0.5~2公斤),對測量結果無影響。
實時檢測與數據記錄
多氣體同步檢測:儀器可同時顯示1~6種氣體濃度(可擴展至18種),單位自由切換(如PPM、mg/m³、Vol%等)。
顯示模式切換:支持多氣體同屏顯示、單通道專注顯示、實時曲線顯示,便于觀察氣體濃度變化趨勢。
數據存儲:標配大容量存儲(如10萬條數據),支持實時存儲、定時存儲或僅存儲報警數據,可通過USB、RS232接口或紅外通信上傳至電腦分析。
報警與應急處理
多級報警:聲光報警、顯示屏視覺報警同步觸發,報警狀態多方位立體指示。
泄漏源定位:移動探頭至泄漏源時,濃度顯示屏數值增大,輔助快速定位泄漏點。
三、檢測后處理
數據傳輸與分析
無線傳輸:可選配遠程無線傳輸功能,實時將檢測數據上傳至管理系統。
本地查看與刪除:支持本機查看、刪除歷史數據,便于現場操作。
儀器維護與保養
清潔傳感器:使用柔軟布料或專用工具輕柔擦拭傳感器表面,避免灰塵、污垢影響精度。
氣源管理:檢查管路是否泄漏或堵塞,定期更換氣源過濾器,防止雜質進入儀器。
耗材更換:根據使用頻率定期更換濾芯、電解液等易耗品,確保耗材質量符合要求。
儲存與運輸
存放環境:不使用時存放在干燥、通風、安全的地方,避免高溫、潮濕、沙塵等惡劣環境。
防震防爆:運輸過程中輕拿輕放,避免碰撞和振動,確保儀器性能穩定。
四、關鍵技術參數與注意事項
檢測原理:根據氣體類型選擇電化學(有毒氣體、氧氣)、紅外(二氧化碳)、催化燃燒(易燃易爆氣體)、熱導(高濃度氣體純度)、PID光離子(揮發性有機物)等原理。
精度與穩定性:允許誤差≤±2%F.S,線性度≤±2%,重復性≤±2%,響應時間T90≤20秒。
環境適應性:工作溫度范圍-40℃~+70℃,濕度≤10~95%RH,內置過濾器可在高濕度或高粉塵環境使用。
安全操作:避免在高溫、強磁場、強電場環境下使用,禁止直接接觸強酸、強堿等化學物質。